說話 ≠ 溝通

分享這篇文章:

「你知道有『說話』,不一定代表有『溝通』嗎?」這是107年11月17日我在報紙上讀到的一句話,作者是褚士瑩。這句話讓我想起一首60年代的英文歌,曲名是:沈默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其中的一段歌詞是: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他們”交談”著卻沒有真正”說話”)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他們聽到”聲音”卻沒有真正”傾聽”)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他們寫著一些沒有傳達任何心聲的歌曲)

在這首歌裡,「Silence沈默」原先指的是社會上對於一些不良或不公義現象的不知不覺或不敢發聲,它也指社會因而形成的一種壓抑的力量,一種主流。當主流社會一片沈默之聲時,要挺身發言的先知肯定是孤獨的,因為鮮少有人敢向社會挑戰,去打破沈寂……。

大家可能會直覺地想到,要打破沈默,那還不容易嗎?大家只要出聲音、講講話、唱唱歌,不就打破沈默了嗎!

不過,實際上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他們交談著卻沒有真正說話,他們聽到聲音卻沒有真正傾聽,他們寫著一些沒有傳達任何心聲的歌曲),也就是說,社會上有著許多的 talking、hearing、songs,表面上有許多聲音,看起來很熱鬧,不過並沒有真正的 speaking、listening、sharing,等同於大家常講的一句話”有溝而沒有通”……,於是該首歌曲的創作者語重心長地寫下「Silence like a cancer grows.(沈默像癌症會增長)」。

上面這首歌,是Paul Simon & Art Garfunkel兩位歌手對於當時美國社會現象的反省,於是我想問,在台灣社會,大家又是如何看待類似的議題呢?

我想起幾年前,有一個新名詞被提出來,那就是「語言癌」,例如記者在災難現場報導說:「…正陸續展開一個救援的動作」、服務生在餐廳上菜時對顧客說:「現在我們為你做一個上菜的動作…」。

當時,許多有識之士提出解決之道,學者專家認為,全民都要動起來,從小學到大學的老師都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並在課堂上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作家張曉風甚至主張應恢復小學的「說話課」;詩人余光中則建議透過考試導正觀念,尤其高中或大學等升學考試多考最有效;國文老師陳嘉英建議教育部成立教材研發中心,比照大陸各級學校規定學生「漢字聽寫」及「默書」……;電台導播王筱鳳建議透過國語正音班,減少冗詞贅字、矯正口頭禪,增加職場競爭力。她舉例,要學生談談籃球明星林書豪,很多人說來說去,就只有「林書豪籃球打得好好,大家都好喜歡他,真的好酷喔」這幾句,缺乏修辭與語言素養………………

 

我發現上述意見都很好,不過焦點似乎都是放在如何「說話」上面,而非「溝通」。「說話」的最重要目的為何呢?不外乎「表達」自己,其次是進行「溝通」。如果前者算是初階,後者則算是進階。前者是「單向(各自表述)」的,後者是「雙向(相互了解)」的。前者的焦點是放在「我」,後者的焦點則是找出雙方的「共識」。

 

舉例來說,青春期的孩子F君第一天上國中,不僅環境不熟悉,連班上同學也不認識,心裡的壓力很大。在某個下課時間,隔壁的同學問他:「你臉上長滿了青春痘,好噁心!」

F君聽了,心裡很生氣,但是礙於人生地不熟,只好憋在心裡!放學回家的路上,F君不斷想著,該如何反擊同學的嘲笑……。

回到家之後,他仍然悶悶不樂,這時候媽媽說:「F君,外面垃圾車來了,去幫媽媽倒垃圾。」

F君回說:「我不要。」

晚上九點到了,媽媽說:「F君,該上床睡覺了。」

他回說:「我還沒有要睡覺!」

隔天早上要出門前,媽媽說:「F君,今天天氣變冷了,你該穿外套去上學。」他回說:「我才不要穿外套上學!」

 

在上述場景中,F君和媽媽兩個人都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意見,彼此並沒有「溝通」。結果是等F君去上學之後,做媽媽的開始崩潰了,因為她想到前幾天,外面垃圾車來了F君就會聽媽媽的吩咐去幫忙倒垃圾、晚上九點就會聽媽媽的話按時上床睡覺、天氣冷了就會聽媽媽的話穿厚一點的衣服出門……,怎麼一上了國中,就完全變樣了,媽媽的話都不聽,所以社會上大家常說的”反叛期”、”叛逆期”果然是真的,完了完了,接下來的日子難過了!

其實事情的真相是當F君拒絕去倒垃圾時,他心裡是對同學的嘲笑感到生氣;當他拒絕九點就上床睡覺時,他其實是想要上網去查閱有關青春痘的治療方式;當他拒絕穿外套去上學時,其實是學校還沒有宣布制服要換季,他不想要跟其他同學有所不同,免得又被嘲笑……

 

寫到這裡,網友們(特別是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的父母)應該會想問:「該如何避免上述令雙方生氣、難過的場景呢?」答案是從「表達」升級到「溝通」,最simple and effective 的方法就是依照聖經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當孩子在青春期做出被視為”反叛(叛逆)”的言行時,做父母的先不要急著生氣,先不要急著把孩子貼上”反叛(叛逆)”的標籤,而是願意先「認真地聽、仔細地聽」,先想一下孩子言行的背後,有沒有什麼原因?

接下來關心地詢問孩子第一天在學校裡發生的事件,幫助孩子練習把心裡的感受、想法說出來,那麼做父母的會發現,孩子拒絕接受父母命令的言行,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合理之處。

寫到這裡,大家會發現,經過「溝通」的過程,結果是青春期的孩子反而可以跟父母更貼近,而不是疏遠,於是危機就變成轉機了!

 

本文的結論是,一個人如果還沒學過、學好如何表達自己(想法、看法、感受、情緒…),那麼他應該努力學習「說話」。一個人如果想要跟身邊的人相處愉快,那麼光會「說話」是不足的,他應該努力學習「溝通」。當然,他可以花錢去聽講座、花時間去上各種訓練……,不過我個人推薦的方法是既不必花錢又有效率的,第一步就是依照聖經的教導:【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歡迎大家嘗試看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