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情緒需要時間(上)(遊戲場的哭聲)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7月11日,我在臉書上看到妻子PO文:「#遊戲場日常: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8:15pm 有小朋友聽到爸爸說:「回家回家!」立馬放聲大哭:「我還要玩,我不要回家嗚嗚嗚……」#模組遊具就很好玩 因為有好多玩伴一起玩」………………我聯想到,許多媽媽在處理類似狀況時,作法會是「我們再玩5分鐘,就要回家了!」結果是小孩的接受度大幅提高,比較不會哭鬧。

我突然想到,為何爸媽不同的作法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呢?

我還想到一週前在「快樂工作坊」裡,我請學員們寫下自己先生最明顯(強烈)的「情緒場景」,有學員寫道:

「前幾天,正值豬狗嫌年紀的孩子在家裡發脾氣,不僅打人還亂丟東西。先生屢勸不聽,於是叫孩子去罰站,沒想到孩子仍然在胡鬧……。先生頓時失去耐性,對兩歲多的兒子大吼並出手打他……」

「先生最近有一次爆怒並大吼,原因是兩個孩子為了搶玩具而吵架,哥哥追著妹妹跑,妹妹自己跌倒撞到鼻子於是大哭……;看到此一場面,先生對兩個小孩怒吼,並且作勢要將玩具都丟掉…,兒子嚇得大哭,於是全家一陣鬼哭神號。其實上述場景這一年來不斷上演……」、

 

當我仔細想過上述幾件事之後,我的腦海中出現了上述文章的標題,那就是「處理情緒需要時間」!

 

老實講,以前的我跟上面幾位爸爸一樣,眼裡只看得到「事情」,因此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很自然地就是:

「時間到了該回家就回家…」、

「孩子打人、丟東西是不對的,應該加以處罰…」、

「既然孩子為了搶玩具而吵架,那麼我把玩具丟掉,「事情」(衝突)就解決了,不是嗎?」

 

當我仔細思考,我發現上面那些爸爸們的思考模式,在職場上通常是OK的,因為在工作場合,絕大多數人會自動地將自己的「心情(情緒)」隱藏起來,大家都是來做事、都是只看「事情」的……,因此上述思考模式不僅OK,還是很有效率的,因此長久下來,爸爸們(包括我)就會養成習慣、使用上述模式來處理每一件事。

不過,問題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因為人類並非機器人。機器人沒有情緒(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如此),人類可是有各式各樣的「心情(情緒)」。換句話說,在人際衝突中,通常不會只有「事情」,而是像一座冰山,冰山的一角是看得見的「事情」,冰山的主體則是看不見的「心情(情緒)」!

在上面幾件衝突中,冰山的主體可能分別是:

「孩子的快樂被打斷(剝奪)因而生氣、捨不得跟同伴分離而悲傷…」、

「心愛的玩具被搶走因而生氣、受欺侮可是爸媽沒看到因而感到委屈…」、

「玩具被搶很不爽、覺得爸媽偏心每次都要哥哥讓妹妹、妹妹自己跌倒大哭哥哥怕被無端怪罪…」

寫到這裡,聰明的網友應該已經看出來,冰山的主體要比冰山的一角,來得複雜許多!!!

根據自己的經驗,我發現“想要直接用「理性」(理智),去處理「感性」(情緒)的問題,是不會有效的”;反過來看,“想要直接用「感性」(情緒),去解決「理性」(現實)的問題,也是不會有效的”。其實理想的狀況是,“現實的問題(事情),必須用“理性”才能解決”,而“情緒的問題(心情)”,必須用“感性”才能處理。(如附圖一)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