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的溝通—-悔改(三)(被害人 vs 加害人)(下)

分享這篇文章:

7/18護理師Ms許記錄道:「養子在牧靈人員面前痛哭,表示自己對於養母即將死亡感到害怕及無助,也不敢在其他家人面前哭泣,怕被視為不勇敢。經過牧靈人員的陪伴和禱告後,養子表示願意受洗成為基督徒,不會再逃避養母即將死亡的問題了,也表示願意多花一些時間留在醫院陪伴養母。」
7/19早上查房時,我看到T女士的養子已經出現在病床邊,相當不尋常,因為家裡其他人都交代他只能在正中午時才能來病房,因為那時候陽氣最盛。我問他為何這麼早就出現?他說:「因為看護W女士要他一定要來找我談一談,事情才可能解決。」我說:「沒錯!等我查完房,再回來找你。」
當天查完房後,我立刻到T女士的病房,我找了一個椅子,示意養子也坐著。我說:「你願意來找我談,我很高興,因為你所遇到困境,我都有答案,而這些答案都來自於聖經的教導。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你養母愛不愛你、愛不愛其他家人呢?」養子說:「應該是有吧!」
我說:「如果有,那麼你們怎麼會如此地害怕呢?只敢在中午來病房、家中還放置石敢當、牆上貼滿了符咒,深怕她的鬼魂來攪擾呢?這不是很奇怪嗎?從我的觀點來看,養母願意把許多錢拿出來給大家花用,她是想要愛大家的,動機是良善的,也是正確的,只不過方法弄錯了。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例如男人的第一根煙幾乎都不是自己買的,而是朋友請的。朋友的動機也是好的,通常是好東西跟朋友分享、趕走鬱卒的情緒……,但後來卻讓一個人染上煙癮,甚至於是毒癮。難怪西方有一句諺語說:『通往地獄的道路通常是由許多善意鋪成的!』
她以為拿錢給大家、命令大家照著她的意思去座、不讓大家有犯錯學習的機會……,就是愛,其實她錯了,因為按照聖經的教導,真正的愛並不是這樣。甚至於她自己得不到婚姻的幸福,也不讓你得到,這又怎麼解釋呢?聖經在羅馬書七章使徒保羅說:【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裏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這樣看來,我以內心順服神的律,我肉體卻順服罪的律了。】

這處經文將人的無奈和無能,說的非常清楚。如果你親口問養母,希不希望你將來能夠快樂地過日子,我想她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可是她所過去所做的一切,卻有很多地方是去剝奪你的快樂,特別是在結婚這件事上。

這樣的過程讓我想到一對很弔詭的名詞,那就是”加害人vs被害人”,其實它們是一體的兩面。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加害別人之前,自己通常是一位被害人。

就像是你的養母,她自己沒辦法進入甜蜜的婚姻,因此她就來強迫她的養子不可以結婚。這真是一件可怕的循環,雪球越滾越大,被害人越來越多,跟著也出現更多的加害人,無窮無盡!
還好你的養母選擇在臨終前信了主,這樣的惡性循環才有可能打破。首先是既然養母信了主,她就成為天父上帝的兒女,靈魂可以得救而回到天家,所以你們不必在家中放置石敢當、牆上貼滿了符咒,因為她既然回到天家好得無比,就不可能來騷擾你們。

其次是我希望你們能在愛裡原諒她,我認為她愛大家的動機是對的,只不過是方法用錯了,因此我希望你們能夠原諒她。」
養子說:「我已經原諒她了,我也會告訴其他家人,希望他們也能原諒她!」
接著我便邀請T女士的養子和看護W女士一起握著T女士的手,一起為她做一個祝福的禱告。
禱告後,養子堅定跟我說他已經決定要受洗了,我拍拍他的肩膀,表示肯定。離開病房後,我繼續當天的工作。傍晚回到病房時,發現T女士已經走了,時間就在我為她禱告結束後不久。

文章登出後,有幾位同事發表感想或評論:

護理師H君:「這是個很奇妙的家庭組合,也是很壓抑的一家人。」

護理師C君:「我覺得病人本身是加害人的角色居多,當別人的小三,感情不完整,也不容許養子結婚,但其他家人為了得到金錢的援助,而聽命於病人,所以彼此『互利』,都不能怪對方。」

病房服務員H君:「無論如何,最終還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加害人與被害人因著在7C,得著神的福音,成為神的兒女,因著神的愛,填補了所有的悲憤及一切的愧疚。這樣的故事,不是一直在發生嗎?」

專科護理師F君:「故事裡的主角令我印象深刻。住院期間病人清醒的時間不多,所有的故事都不是病人自己說出來的,而是我們的團隊在照顧過程中,像拼圖一樣,一片一片拼湊出來的。因為知道了病人的背景和生長環境,因此對於她的所作所為,在外人看來也許很誇張,像連續劇一樣曲折離奇;然而在我們團隊看來,用『加害人VS.被害人』的邏輯去思考,並不難了解。由於解開了這最根本的思考邏輯,看懂了一切,我們才有能力去協助病人,和她的養子、家人,重新和好。好在韋醫師把握時間帶養子禱告,並原諒了病人。要是病人走了,再多的言語和行動,都沒有那麼大的震撼和力量了!這也提醒了我,『當說則說,實話實說』,永遠是最好的。」

安寧居家護理師H君:「看到T女士的故事,讓我不禁想起,有許多母親因為自己不吃某種食物,不論原因是那個食物不好,或是自己不喜歡,終其一生家裡都不會有那道菜出現。而T女士因為種種原因,讓自己沒有一個正常且幸福的婚姻,也不讓自己的養子去經歷婚姻,有可能是她自己認為──這樣可以保護養子,也可能害怕養子有了婚姻後,就不再愛她、會拋棄她;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小孩,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在孩子小的時候尚能控制,等到長大後,彼此的關係只剩下『控制VS.恐懼、怨恨』。還好在最後,T女士及其養子願意學習饒恕的功課,而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血液腫瘤科C醫師:「一樣米養百樣人,人性、人心真的是很特別。看到這件事能有如此結局,是滿令人高興的!」

護理長L君:「『寬恕、原諒』──在面對任何的恩恩怨怨,才是真正的解決方式,而非用逃避的心態,或是以相互傷害的態度處理。另外,也唯有『愛』和『包容』,才能讓事情能有圓滿的解決!」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