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都沒缺點?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4月1 日,我在臉書上看到一則留言:「兒子說,媽媽都沒有缺點或是不好的地方,卻對爸爸指出2~3個缺點……;兒子呀!你是怕沒飯吃嗎?」上述留言是快樂門診一位基督徒案主A君,她希望全家人一起學習聖經在雅各書 5:12的溝通法則:【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於是在家裡舉行過第一次全家聚會後,先生的留言。

 

上述內容引發我的好奇,我聯想到前幾天妻子倩婷跟我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動物現象,那就是「鴨媽媽洛倫茨」的故事,內容摘要是剛出生的小鴨子是如何將一位名叫洛倫茨的老奶奶誤認作媽媽的……

原來,小鴨子剛被孵化出來時,洛倫茨奶奶無意中將它們與鴨媽媽分離開,讓這些小鴨子在自己身邊走來走去。很快地她就發現,小鴨子們竟把她當成媽媽了——不管什麼時候,它們都跟隨著洛倫茨奶奶。而當洛倫茨奶奶把鴨媽媽和小鴨子們放在一起後,儘管鴨媽媽對小鴨子百般呵護,但小鴨子們已絲毫不理睬真正的媽媽了。

經過仔細地觀察,洛倫茨奶奶發現:小鴨子們存在一個「認親期」,凡是在小鴨子出生後的十幾個小時之內,總是在它面前出現的物體,小鴨子就會將其認作「媽媽」;而一旦錯過了這個認親期,鴨子媽媽即使再回到小鴨子們的身邊,小鴨子們也很難對她有清晰的認識。可見,這個「認親期」對鴨子的「母子相認」極為重要……

當然,我知道人類跟鴨子是不同的,不過我更想到的是,在目前大多數家庭中,父親外出賺錢打拼,媽媽專心在家帶小孩,小孩幾乎整天都跟媽媽生活在一起,於是孩子很自然地(不知不覺地)認同媽媽,是一件合理的推論。

此一現象意味著,媽媽認為是「對的」事、孩子一定認為是「對的」,媽媽認為是「錯的」事、孩子一定認為是「錯的」;換句話說,孩子完全認同了媽媽,所以孩子當然很可能說出:「媽媽都沒有缺點」之類的話!

 

當孩子完全認同媽媽,媽媽當下可能會覺得很高興、很得意,不過接下來會如何呢?我來舉一個心理師H君講過的一則人妻故事:「婆婆來家裡作客,早餐時她就去附近的早餐店買一買。結果,婆婆臭著一張臉,她問了兩次,是不是不合口味?要不要再去買?「沒事!」、「不用!」婆婆嘴裡是這樣講,但依然臉臭。

後來她偷偷問先生,先生表示,可能是老人家早餐都習慣吃粥。

她繼續問先生,那要怎麼辦?

先生說:「她沒說、就當作不知道,她要為她自己說出來的話負責任!」

她很驚訝先生的態度,因為她從小到大,常聽自己的媽媽說:「這種事,不用等人家說,你要自己懂!」意思是要孩子「自動自發」地猜出大人的心思,不要等大人罵,或者大人處罰……。

所以,她真的盡可能去猜媽媽要什麼?例如突然變化的臉色、越睜越大的眼睛,都會讓她不斷猜疑,到底哪一件事還沒做到讓媽媽滿意?

真的可以像先生講的這樣嗎?這樣不是很無情嗎?

她不是不同意先生的看法,像孩子鬧脾氣的時候,她也會跟孩子說:「要用講的,不講媽媽怎麼會知道?」

可是,畢竟是長輩耶!長輩不都這樣?像先生這樣,不是不孝嗎?

她想了一天,晚上睡前再問她先生。雖然她知道先生講得有道理,但為什麼她還是覺得怪怪的呢?

接下來她先生說:「因為妳也是這樣啊,有什麼事,不好好說,都要我猜……」,這句話讓她差一點睡不著!

她先是爆氣,不跟她先生說話。後來,又覺得好笑,因為她先生確實說對了一部分,她經常嫌她先生「被動」……,這下她懂了。

不過,她雖然搞清楚這個過程了,她自己也沒有想改的意思,「我還是覺得我先生要主動一點,不要什麼事都要我說。反正我媽跟我婆婆,我現在很少跟她們相處。做先生的人,還是要體貼一點比較好……」

………………

沒錯,以上情節就是孩子完全認同媽媽,未來會出現的困境。不僅會出現,還會蔓延、發酵!

此外,當孩子完全認同媽媽後,可想而知,如果孩子的母親經常指出父親的缺點、短處以及所有不符合母親價值觀的言行,那麼孩子當然就會依樣畫葫蘆地認為父親這裡不好、那裡不對……,於是文章最前面的留言就出現了!如果不加以修正,這樣的家庭會變得如何……,我認為不需要我贅述,網友們應該都想得到、甚至是經歷過!

 

該如何避免上述困境或悲劇呢?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而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所以針對這個問題,聖經在路加福音6:37-42寫道:【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

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也就是說,夫妻不管是哪一方,不要用自以為是的價值觀去教導孩子(等同於「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而是運用符合聖經真理的準則去教孩子,孩子的價值觀才不會偏差。

此外,我還提醒A君:「下次聚會中,當大家講完其他人的「是」之後,妳可以「以身作則」(身教)先講出「媽媽自己的一件缺點(不是)」,如此一來,妳就會成為其他人「學習」(模仿)的榜樣,接下來妳就能引導全家往更美好的溝通前進。另外,你可以把「愛的提醒」(每個人都會出錯,出了錯請提醒,不要用盯的),應用在妳的家庭裡。」

「再教妳一個密訣,下次聚會中,妳跟孩子儘量多講先生的【是】,如此一來,先生會更看重他自己,於是他更會隨時提醒自己,要做到家人面前的「好榜樣」。 當他做到了,大家再繼續講出先生的【是】,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正向循環」!」

 

A君回覆:「好,我需要把先生的【是】仔細紀錄下來,免得漏掉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