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反省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4月下旬某一天,某位協談過多次的案主F君傳來:「最近幾天,我先生突然蹦出來個人活動計畫 (今年是綠島、帛琉、菲律賓,明年是馬來西亞) 算算一年裡將近20多天以上的個人旅遊,連我的生日也缺席,感覺他只顧自己交友玩樂、拋妻棄子……我為自己所付出的,感到不值與心寒。

這幾天又陷入爭吵冷戰,在這個煎熬的過程裡面,我覺得自己退步了,鐘擺一直擺盪,擺過去就是爭吵溝通,有溝而沒有通之後,就擺回來冷漠不想面對…..

今天,我決定最後給他寫了這些話:

  1. 帶給你快樂糖衣的朋友或是不正常關係的情人,那些快樂終究是虛幻的,有一天會消逝……;
  2. 人是互相尊重的,不可以太過自私,只考慮自己單向的需求,總是要別人來遷就配合自己。我理解你的個性,尊重你的興趣,但是相對的,你對妻子,要懂得寵、要重視,這就是互相的道理;
  3. 希望你好好地想一下,生命當中的人,重要性的排名?哪一個是你最重視的人,然後從行動上去把你的重視給予;
  4. 給糖衣、偶而給開心的人,總是讓人覺得快樂,氛圍總是美好。那些背後付出最多、被傷害最多、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人,總是被討厭、被嫌棄也最深……以上是我最後、最終的提醒……..」

 

看過上述留言,我覺得很驚嚇,於是我回覆:「我對妳的溝通模式,感到非常不安、危險……,我很擔心。妳像是為了趕時間而「闖紅燈」…如果闖過,那是好運,但更有可能是「闖禍」……」

隔兩天在「快樂門診」時段,我先提醒她,下一次在夫妻衝突時,最好先停止一切言行,先按照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所謂【快快的聽】,具體的作法就是在還沒有看懂「冰山主體」之前,先學會閉嘴!「閉嘴」雖然無法解決問題,但不會「扣分」。

 

接著,我告訴F君,先生不當行為的背後(等同於「冰山主體」),應該是跟追求強烈的「存在感」有關。

我教導F君,「存在感」是人性需求的一部份,哲學家貝克萊(Berkeley)曾說:「存在即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意思是,只有被另外一個心靈所感受、接收到的人事物,才能證明自己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只有當他人對我們的言行作出回應時,才能證明我們發出的信號是存在的。信號存在,證明我們也存在。

舉例來說,小孩子在下雪的時候,喜歡在雪地上踩出自己的足跡。「踩」這個動作,就是我們的信號,「痕跡」是外界對我們的回應,當小孩子看見自己的足跡時,他就確認了自己的動作,證明了自己的存在,獲得了存在感。

同樣的,當我們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狀態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發布信號這個動作本身給了我們存在感,而是別人積極的回應、熱烈的評論,讓我們體驗到自己的信號是真實的,我們才會獲得存在感。所以,才會有人像得了強迫症一樣,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要去看一看自己發布的話題有沒有人來評論或是按讚。

在心理學的領域中,一個人是無法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夠擁有健康的「存在感」,他必須依賴跟其他人事物的互動,得到適當的回應,才能獲得「存在感」;

……

我提醒F君,先生5歲時,父親發生外遇而跟母親離婚,先生對父親有恨意……,由此可以得知,先生從父親而來的「存在感」是嚴重不足的。雖然長大了,可是他仍舊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得到更多的「存在感」。如果他從夫妻關係、家庭生活中,得不到、不滿足,於是他「對外尋求」(熱衷活動、廣交朋友、甚至是外遇),就不是很難理解的事!

我告訴F君,他寫了信給先生,將焦點放在先生身旁的人事物,其實那些都是「冰山的一角」,先生不喜歡待在家,因為家裡沒有給他足夠的存在感!

聽過我的說明,F君半信半疑,不過因為時間到了,於是我為她做了禱告並結束會談。

 

當天傍晚,F君傳來「我今天感受到醫生您對我的擔心,當您為我禱告時,我難過地差一點掉出眼淚…我會記住您今天幫我禱告的內容,也應該更積極努力地想各種『關係』,要如何刻意地去建立,畢竟要打破原本的思維,冷靜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緒,建立新的思考迴路,並不容易。沒有紮實的練習,或是想錯了方向 (自己以為是對的) 還是徒勞無功,甚至讓關係繼續扣分,看似有努力,但其實結果沒有改善。

我剛才打開電腦、看了幾篇有關於你所寫有關「存在感」的文章,一面思考了您點出了先生的冰山(喜歡往外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無法安逸在家),除了原本個性的因素,應該是跟存在感沒有被滿足有關係。到底要如何滿足他的存在感, 我再好好地思索。

醫師您提到這次先生生日,我沒有善用這樣的機會去建立關係(這一點我真的沒有想到,我以為把心底的話寫在卡片,或是擁抱說聲生日快樂就夠了…),因為我自己也不善於用言語表達愛,覺得彆扭或是不好意思在小孩面前公開表達對先生的愛,所以沒有習慣用嘴巴說….。

今天您點出這點,也讓我思考,我應該在行為上或是言語上,要更勇敢一點表達愛」。至於「要如何幫助先生提升存在感….」,我能想到的就是努力製造家裡每個成員都很需要他的感覺……,先往這個方向去努。」

 

我回覆:「妳想到的「方向」很正確,「需要」有許多層面,包括實際的金錢,還有看不見的「榜樣(身教)。」」

F君:「是喔……,他也許覺得自己是家中的搖錢樹之外,沒有人需要他!也許他覺得小孩只需要媽媽,他可能覺得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我都可以搞定,於是他覺得我並沒有那麼需要他……, 所以接下來,我就是要去『說』、去『做』一些事情、製造一些機會或是給他一些工作,讓他覺得他是「被需要的」,對家人來說,先生除了金錢供應之外,還有許多被需要的理由。」

 

我回覆:「「如何讀書」、「如何運動」、「如何要求自己」、「如何突破困境」……,都是妳先生的強項。再過幾年,「如何交友戀愛」也是他可以教導女兒的項目……,上述項目都會帶給先生極大的存在感,他會感到「被需要」」

 

以上就是一位「妻子的反省」,我覺得很好,所以我回覆:「妳現在的態度是正確的,所以我願意繼續幫助妳。」

返回頂端